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动物科技学院组织师生奔赴基层一线,开展社会实践活动。2025年8月17日至8月23日,在庞振锔老师的带领下,动物科技学院学生代表前往玉林市福绵区樟木镇忠荔村,开展了为期七天的2025年暑期大学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。本次活动以深入乡村调研、服务基层群众、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,展现了动科青年知行合一、服务乡土的担当与情怀。
一、走进乡村:用脚步丈量土地,用真心感受民情
晨光熹微,动物科技学院的师生们整装启程。经过近四小时的车程,团队顺利抵达玉林市福绵区樟木镇忠荔村。大巴驶过蜿蜒乡路,窗外景致由城市楼宇渐变为连绵稻田与错落农舍,雨后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。村民们早早等候,用淳朴的笑容和热情的问候拂去了师生一路的疲惫。同学们行走在青石与水泥相间的村道上,耳畔鸡犬相闻、孩童嬉戏,眼前是院落中晾晒的金黄稻谷和棚舍内休憩的耕牛。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,以它最本真的面貌迎接每一位学子,也将乡村振兴的脉搏与青春的脚步紧密相连。
稍作安顿,团队立即投入工作:上午,结合乡村环境与基孔肯雅热病高发季的实际,同学们开展防蚊科普宣传,用专业知识守护村民健康;下午,在老师带领下走访村中贫困户,认真聆听村书记介绍每户情况,细致记录所需所盼。队员们以真诚叩开心扉,用关怀传递温暖。
二、关爱儿童:播撒知识种子,点亮理想之光
课堂之上童声朗朗,笑语盈盈。同学们以温暖的陪伴和生动的教学,为孩子们编织了一段充满知识与趣味的时光。破冰游戏巧妙拉近了彼此距离——孩子们小手相牵,在互动中逐渐敞开心扉,清澈的笑声回荡在整个教室。
课业辅导环节,队员们化身耐心细致的“小老师”,俯身轻语、一对一解答疑惑。无论是拼音识读还是算术练习,孩子们在鼓励声中不断尝试,最终豁然开朗,脸上写满自信与喜悦。
科学启蒙也在悄然发生。显微镜前,孩子们凝神观察洋葱表皮的细胞结构,惊叹声不绝于耳;“彩虹雨”实验中,色素在油水中缓缓沉降如梦似幻,点燃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好奇与向往。
三、调研座谈:探寻发展路径,凝聚乡村智慧
为精准助力乡村振兴,实践团队深入产业一线,先后走访现代化生猪养殖场与千亩柠檬种植基地,实地调研生产运营状况,深入了解特色产业优势与挑战。
随后,团队与村“两委”干部举行专题座谈,围绕产业振兴、农业转型、品牌打造等核心议题开展交流,为后续深化帮扶与合作凝聚共识、奠定基础。
四、红色传承:回望先辈足迹,汲取奋进力量
步入罗冲村革命博物馆,青年学子们重温峥嵘岁月,感悟红色精神。一幅幅历史图片、一件件珍贵实物,无声诉说着先辈们的奋斗与牺牲。大家在参观中缅怀历史,在烈士墓前肃立默哀,深刻体悟家国情怀与奉献精神的内涵。
至此,本次“青春筑梦乡村行”三下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。从走访民情到助学支教,从产业调研到红色教育,每一段经历都深化了我们对乡村的认知,也坚定了青年一代肩负使命、服务基层的信念。未来,我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收获与感悟,继续不忘初心、脚踏实地,以实干与热忱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,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灿烂绽放。